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葉強)餐飲商戶們,注意啦!注意啦!冒充某種身份訂餐的騙局時有發生。“大訂單”從天而降,如果這樣的“好事”找上門,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。接下來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訂餐騙局的套路手法,希望大家提高警惕、謹防被騙。
近期,花垣縣公安局三角巖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某某報警求助稱,其疑似遭遇了冒充學校后勤負責人訂餐的騙局。接警后,民警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。原來,麻某經營一家餐飲店,當天她在外賣平臺接到了一個自稱是某中學的訂餐信息,對方表示要訂購3天每餐45人份。剛開始說要給她先轉五萬元訂單費,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大訂單,麻某欣喜不已相信了,并且把自己的卡號給了騙子,錢卻遲遲沒到賬,對方以公對公轉賬存在時間差為由,誘導麻某先行墊付資金,并承諾后續統一結算,麻某逐漸察覺到不對勁。于是選擇報警,正當民警細致解析之際,騙子再次打來電話,卻在聽到民警身份后匆匆掛斷。此刻,麻某恍然大悟,慶幸自己報警及時并無財產損失。
經民警深入調查,發現騙子利用某外賣團平臺上的商家信息作為行騙的起點。為遏制此類詐騙蔓延,派出所迅速響應,組織警力開展了一場針對性的防騙宣傳,向轄區商家發出警示,揭露騙子的慣用伎倆。
警方提醒:騙子電話聯系或微信添加業主微信后,以訂購“工作餐”為誘惑,從而引導群眾落入騙子陷阱,若群眾質疑未收到錢款時,便以跨行轉賬時間延遲等理由進行搪塞。要求受害人幫忙向“指定商家”采購物資,“指定商家”以預付商品定金或墊付貨款為幌子,誘騙受害人轉賬。廣大商家要增強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,對陌生人的來電、短信,無論任何單位、任何理由,都要注意多方核實信息,不要被高額利潤所誘惑,絕不能聽信對方提出的“先行墊款采購、事后一并結算”的要求防止上當受騙。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,應注意保存證據并及時報警。
責編:李穎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